实践中,我们所遇到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法中的问题也基本都是违法问题而不是 违宪问题。
来源:《法学家》2015年第4期。他说,在这篇文章中,梁启超所言乃全国人民所欲言、全国人民所不敢言,抑非先生言之,固不足以动天下也。
1907年,在《政闻社宣言书》中,梁启超虽然没有直接阐述国体问题,但反复提及国体概念,譬如:欲改造政府,必以颠覆君统为之前驱。另一方面,政体可以分为三类:专制、立宪、共和,但是如果把专制政体、立宪政体合并起来,统称为君主政体(因为君主政体可以分为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那么,政体就只有两类:君主与共和。[德]萨维尼:《论立法和法学的当代使命》,许章润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第7页。[25]由此可见:第一,此时的梁启超已经把国体分为两种:共和国体与君主国体,两种国体是相互并列的关系。在汉语世界里,国体一词古已有之。
中国学术界也有类似的评论。在1897年出版于东京的《宪法大意》一书中,穗积八束通过严格区分国体与政体这两个概念,提出了在当时居于权威地位的国体宪法学。[14]参见忻平:《中国国歌史略》,载《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第6期。
勋华是指务舜,务帝名放勋,舜帝名重华,借务舜揖让,暗指爱新觉罗王朝揖让给袁王朝。1930年3月初,南洋群岛万雅渡中华学校致电国民党中央,询问能否以党歌代替国歌,此事才提到议事日程。第三,国歌多是以弘扬中华民族古老悠久历史传统为其主旨。(3)在国歌未颁布之前,废卿云歌等,以国民革命歌代之。
[69]其中北洋政府时期3件,国民政府时期2件,伪满洲国时期3件,新中国时期7件。[34] 对于这首歌,也有不同意见。
这才是Democracy时代的国歌。歌词前几句采自《尚书?大传》之虞夏传,据传为虞舜所作。小野寺史郎认为,向10名士约稿,只有章太炎、张謇、钱恂交稿。[46]参见孙镇东:《国旗国歌国花史话》,1986年再版,第60页。
[48]参见曾昭铎:《田汉与聂耳》,载《炎黄纵横》2012年第3期。新国歌的歌词显然具有很强的当下政治韵味。一、国歌史的梳理 (一)清末的《华祝歌》、《巩金瓯》 最早提议制定国歌的是曾纪泽。小野寺史郎和孙镇东的专著是坊间少见的专门著述。
但是,既然都已确定为正式国歌,宪法不做相应修改,似乎理由不很充分。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为表示抗议,陈毅带头唱起了《卿云歌》。直至2004年宪法修正案,国歌才正式写入宪法文本。
[40] (三)国民党以党歌代替国歌 1926年7月2日,在国民政府教育行政 会议上通过推行国歌案,决定:(1)由教育行政会议制定国歌。[14]该国乐专章由典礼院缮单上呈御览,清帝溥仪于1911年10月4日降谕,认为声词尚属壮美,节奏颇为叶和。[38]参见孙镇东:《国旗国歌国花史话》,1986年再版,第50页。[12]参见陈恒明:《中华民国政治符号之研究》,台湾政治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198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99页。但原歌词嫌短,而且,民国改制共和,不是尧舜禅让,所以加上这两句,以表明中华民国的民主和顺应时代之意。党歌的曲调是征集而来,由程懋筠作曲,程为之作和声,歌词是孙中山于1924年6月16日主持黄埔军校开学典礼时的训词。
(5)限用语体,不宜过长。[4]参见皮后锋:《中国近代国歌考述》,载《近代史研究》第86号,1995年3月。
[44] 此后,在国民党及国民政府的很多场合,都有用党歌代国歌的事例。[64]据说该国歌一直流行不开。
第四,清末、北洋与国民政府时期,没有奏唱国歌的仪式要求,至少没有文献谈及。[20]参见忻平:《中国国歌史略》,载《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第6期。
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57] 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转引自皮后锋:《中国近代国歌考述》,载《近代史研究》第86号,1995年3月。这与这一时期政局混乱,政权变动频繁不无关系。
最后,可以说,在北洋政府的《卿云歌》之前,都注重传统,从精神传承上寻求现实变革的正当性。万众一心奔向共产主义明天。
于是,教育部改为先征歌词,再求声谱。这是中国第一首正式的国歌。
3月24日,国民政府发布训令,全国各级政府遵照。纵观我国历史,国旗出现最早,在西方渲染的国歌时代,国旗、国歌组合又催生了国歌。
最后据说还是章太炎提议,[32]选择了汪荣宝推荐的《卿云歌》为国歌,由萧友梅谱曲,理由是,撰拟新词,不如仍用《尚书?大传》所载虞舜《卿云歌》一章。另一首是沈庆鸿作词、皱华民作曲的《国歌拟稿》,沈庆鸿是清末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35]参见李静:《民国国歌《卿云歌》的诞生与争论》,载《文艺研究》2007年第3期。估计是上海电通影业公司人员在歌曲发表时将歌名改为了主题更加突出、贴切的《义勇军进行曲》。
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在修改说明中仅说了寥寥几语,赋予国歌的宪法地位,有利于维护国歌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和国家荣誉感。二、词宜简短,每章勿逾百字以外。
采用《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时的国歌而不加修改,是为了唤起人民回想祖国创造过程中的艰难忧患,鼓舞人民发扬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热情,把革命进行到底。只是清末以外交、军队仪式为目的,是外国人有之,吾亦应有之的心态。
法国警察逮捕了蔡和森、陈毅、李立三等一百多名学生。[70]直到新中国初建,由事实上代行代议机关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决议确定国歌,才使国歌真正具有了全体国民一体认同的正当性。